
事发10分钟前,他刚刚听取科室员工汇报后回到办公室修改信访材料,准备向院领导汇报情况。4:20,当办公室同事推门再进去时,朱主任已倒在办公桌前,修改一半的材料摊开在桌子上……
从上午7:10上班到下午,到下午4点20出事,同事还原了朱永忠倒下前的最后9小时:
8月
27日
7:10
和平常一样提前到医院,梳理一天的
工作安排
7:50
进行日常早交班工作
8:00
向丁院长汇报近期亟待解决的几项重点
医疗管理工作
8:40-10:00
回办公室,为门口等候的十多名患者就诊
10:00-11:00
与科室同事讨论撰写一起群众来信纠纷
汇报材料
11:00—12:30
中午与护理部夏主任讨论手术标识管理制度的执行工作
短暂午餐休息之后
2:00—3:15
病区质控巡查,期间还进行了两次中医会诊;解答了数次医院职工
寻医问药
3:15-3:30
与药学部主任商讨处方管理工作
3:30-4:00
与放疗科会诊,并立即为患者留下中医药方,方便患者第二天开方煎药;在回办公室途中,途经门诊一楼、三楼,还特意巡视了就诊秩序和医生在岗情况
4:00—4:10
听取科室员工汇报工作情况后回到办公室修改信访材料,准备向院领导汇报情况
4:20
办公室同事发现朱主任已倒在办公桌前,倒下时,已修改一半的材料还摊开在桌子上…



肩负700多万南京人民的重托,朱永忠主动请缨,来到西藏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,进行过长达一年的技术援藏生活。在那里,他是分管病房的医生。他心里装着病人,全心全意为病人治病,才能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。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期间,他每天都坚守在一线,为战胜甲流作出了积极贡献,他的医技和全心诊治病人的事迹在墨竹工卡县群众中广为传颂。他说,“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,援藏一年,收益一生。”


朱主任在医务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,加班加点成为常态。每天早上,他都提前近一个小时到医院,布置好当天的工作;傍晚,同事都下班走了,他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办公室,整理材料。遇到紧急事件,他总是第一个抵达现场,敢于担当,积极处理。短短几年间,满头黑发已渐渐染白。

他想患者所想,急患者所急,牵头在医院组建中医药联盟,积极推广中医药诊治技术,推进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。慕名而来的患者总是“蹲守”在他办公室的门口。不管多忙,朱主任对待来访及询诊的患者和蔼可亲。为解决病人看病难的问题,在非就诊日,他常常在管理工作的间隙,为病人诊疗。他也常常到病房巡视,如若患者需要,都尽可能帮助他们。临床医师们遇到困难,往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医务处朱主任,第一时间联系他求助。

这几年,朱永忠在公开发行的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,主持南京市卫生局课题1项。2011荣获江苏省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先进个人,2015年荣获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三等功。

